仿古紅木家具首先突出的是仿,就是模仿,仿制,另一個就是古,指摹擬古人日常使用的家庭用具,主要指床、柜、桌、椅等。
仿古紅木家具指使用中國傳統(tǒng)的制作工藝,使用高檔紅木基材制成的家具。當代仿古紅木家具以不僅僅是仿,更多的是從中國古典文化的土壤中吸取養(yǎng)分,進行再造與創(chuàng)新。
一、材料要素。仿古家具制作用哪種材料,這是家具制作的基礎,材料決定家具檔次、使用壽命和材質所表現(xiàn)出的藝術文化。如紅木類家具給人以沉穩(wěn)、耐用、豐滿、剛柔、舒暢的觸覺和視角的藝術感染力,表現(xiàn)出珍貴與值得收藏的一種感情氛圍。如白木類的櫟木、核桃木、榆木、椿槐給人以中硬度、堅實、柔和、舒展的藝術情感力度。又如一般楊柳木、松木給人一種簡潔、輕便、自然的視角感染力,經(jīng)過油漆的包漿賦予棗紅色,同樣是古式家具制作的選材范圍。材料要素另外還包括木材的干燥程度。
二、造型要素。造型要素實際是藝術設計的構成。就“做舊”而言,仿古家具風格的“元素符號”包括很多方面,各種家具形狀、高低寬窄用料、尺度要求、各個部件的大小規(guī)范尺度、各部分的技術質量、各種工具(機械)運用與制作條件、各個雕刻題材、各個歷史時期、線形的裝飾變化運用等。
三、規(guī)格要素。家具隨建筑同步發(fā)展,從席地而坐發(fā)展為高桌高凳,逐漸變化為舒適美觀,高低適度。這是與建筑室內大小的寬窄和行業(yè)技術經(jīng)驗值的不定性俗成的。如翹頭案,有4尺半、5尺、9尺、丈一等幾種長度。所以家具是為室內裝飾與使用服務的,規(guī)格要素和審美相聯(lián)系。
四、模塊要素。模塊即模數(shù)。指凳、桌面的形狀;門、屜的形狀;裝板、空檔大小、頂帽、牙板尺度裝飾線形等變化形狀。這和造型要素有密切的關系,如“扁門不可用,方門不可取”,柜門的高低寬窄必須基本符合受力狀態(tài)和人們的審美觀念,即長方矩形。
五、精度要素。配料的精度、部件的精度、榫卯的精度、合縫的精度、膠合精度、組裝精度、凈面精度、齊整磨光、涂漆包漿等方面。
六、文化要素。仿古家具文化要素一般分為兩個方面。一是室內家具裝飾文化。家具在室內的擺放位置可以形成高雅協(xié)調的古家具審美文化環(huán)境。二是家具的雕刻紋飾文化。這多見于清代家具,一幅圖案可以是一個故事;一種圖紋可以是一種延續(xù)或是漸變的藝術渲染;某些紋飾可能是一代歷史淵源的點綴,所以明式家具稱為木結構藝術家具,清式家具屬于雕塑文化家具。